印深圳市步壳印设计符号的起源研究
无中生有(“无”字旗、无与有、习字帖的诗);从零开始(阿拉伯数字、0在上帝身边、小雨滴、灵星、零因子);没有数字的计数(如何记忆群羊、节约记忆量、一群马占多大地方、数字的视觉思维);实物命数法(“两”即二个耳朵的象形、石头或小木棒、两手十指、摸着身体各部位数数、古印度人的命数法);第一个数字(45枚骨片、狼的桡骨、圭表记日);就是我(“数”字的含意、道生一、泰一神、“一”是自我意识);数字十兄弟(小学生写“万”字、苏东坡赶考、黄庭坚出游、乾隆皇帝的谜语诗);数字一至十(序列、相加之后产生的神秘数字、奇数和偶数);天地之大数(易经筮法、大衍之数、万物之数、十有八变而成卦;神秘的数字图(伏羲和大禹、远古的浩劫、河图之巧、洛书之妙);天之历数在尔躬(乾坤万年歌、九皇新经、度人妙经、五百年必有圣人出、天会运世);劫数难“逃”(印度的劫难、古希腊的五个时代、美洲的五个太阳时期、劫后智开…谈到数字符号的起源、又涉及一大堆问题、而且是难以说清楚的问题。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在人类文明的朦胧期,一切事物原本就不是明明白白的,以原始人之“昏昏”,当然不能使现代人“昭昭”了。但是,人类却有寻根探源的天性,我们也就只好勉为其难了。
无中生有。我们通常说“无中生有”,多含有贬义。但是,在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的眼里,这个词大有奥妙之处,它揭示了宇宙万物的奥秘,充满着辩证法,显示了人类思维的智慧所在。美国现代物理学家J·A·惠勒在中国曾观看过一场舞剧《凤鸣歧山》(根据《封神演义》改编),当他了解到姜子牙手中指挥一切的“无”字旗的“无”字含义是Nothing”时,兴奋极了。原来,他近年倡导的“质朴原理”认为,物理学是从几乎一无所有达到几乎所有一切,而这种观念竟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找到了前驱。
最早对“无”进行深入研究并集大成者是神秘的哲学家老子,他在《道德经》中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植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意思是,用30根辐条做成轮子,中间有空无,才能起到轮子的作用;用陶土制成器皿,中间有空无,才能起到器皿的作用;在墙壁上凿出空无的窗户,才能起到居室的作用。
因此,有和无彼此相生,缺一不可,“无”可称为天地之始,有”可称为万物之母。基于上述认识,老子对人类社会提出了两项基本原则,即“无为而无不为”和“生而不有”。
前者强调人类行为要顺乎自然发展规律,后者则强调人们应注重生存本身而不要迷恋于占有并非必需的物质财富。据研究,许多高等动物都能敏锐地发现或感觉到,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突然新增加了什么东西或原有的什么东西突然不见了。我们人类继承了这种能力,并发展到“熟视无睹”的程度。当亲朋好友聚会时,我们会一眼看出有没有陌生人在场,并能够直观地感觉到哪位亲友不在场。唐代诗人王维的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准确地描绘出这种直觉。在这里,多了什么或少了什么,都是指相对“熟悉的环境”而言。因此,“熟悉的环境”即背景,它相当于“无”,多了什么或少了什么都是“有”。
也就是说,“无”并不是通常所说的虚无,而“有”也可以表示不在场或失去的事物。事实上,人类的数量概念或计数方法,都建立在对“有”和“无”的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之上。“无”是一种客观的背景,是计数的起始点或初始状态;“有”则是初始状态的某种变化。显然,“无”和“有”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无中可以生有,有亦可以化为无。曹雪芹深知此理,《红楼梦》中太虚幻境牌坊上便写有一副玄妙的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当原始人理解了无中生有的道理之后,便开始寻找或创造某些符号(实物符号或形象符号)来表示或影响无中生有的过程或现象,这些符号便是数字。
因此,数字从一开始便既用于计数,也用于揭示某种哲理,甚至还用于寄托某种愿望,或者说用于实现某种愿望。纯粹用于计数的数字属于数学,数字的其他用法则属于数字文化,我们感兴趣的是后者。旧时有一种儿童习字的字帖,内容是一首诗: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日月同今古。
诗中说的是数量、物质、空间、时间,虽通俗至极,而哲理甚深: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是由物质、空间、时间组成的,而这三大要素均可由数字来描述,人类的社会生活从此便与数字结下了不解之缘。“天运人工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这是《红楼梦》中贾迎春制作的一首灯谜诗,谜底是算盘。世事难料,人生多变,冥冥中仿佛有一只巨大的手,它把人世间当作算盘,人不过是算盘珠子,被拨弄来拨弄去。
当然人类并不甘心如此下去,他们渴望着从纷乱的事物中理出个头绪来。从零开始。《史记》中说:“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其实这些数字都是相对于“无”而言的,只是人们常常忽略它的存在,并迟迟没有想到要为“无”创造个可见的符号。俗话说白纸黑字,意即黑色的字要依赖于白色的背景才能显现出来。在这里,“白色的背景”便是“无”的符号。通常称英文有26个字母,其实还应当加上一个“空格字母”,没有它的存在,这26个字母便无法表任何意思。在数字符号体系中,不知从何年何月起,人们创造出0或零这个符号来表示“无”。
一般认为,大约在公元8世纪,0便被引入印度拉伯数字体系,使“0、1、2、3、4、5、6、7、8、9”这套数字符号成为最有效的记录数字工具。否则它们只不过是历史的沉迹符号,正如许许多多其他的早已消失或再也无人使用的数字符号体系一样。有人则认为,可能是美洲玛雅人最早开始使用数字0。1700年前,中国数学家刘徽在注解《九章算术》时,便把0视为数字,含有初始、端点、本源的意思。
中国古代筹算亦有“凡算之法,先识其位”的说法,以空位表示0;后来的珠算空档亦表示0,被称为金元数字,以视珍重。
莱布尼兹采用0和1两种符号建立起二进制数字体系,也许是出于对自己发明的偏爱,他对这两个符号赋予了某种神圣的意义:1表示统一,很明显这正是上帝的标记;O表示无,它在上帝身边,处于万物的开端。因此,如果能用1和0把所有的数都表示出来,无疑是说,上帝从虚无中创造了宇宙。许多人可能不大喜欢把一切都归结于“上帝”,其实这里的“上帝”与老子所说的“道”差不多是同一个意思。应当指出,二进制符号体系可以追溯到古老的中国先哲伏羲,他发明了用阴爻“”和阳爻“”构成的完美的符号体系,并赋予它们种种相反相成的性质。因此,阴爻“-”可能是最古老的“无”的符号,也即最古老的0。有趣的是,中国人写0,大多数是按顺时针方向写(用毛笔),欧洲人写0则是逆时针写;古代印度人以0结尾的偶数表示吉利,罗马教皇则视0为邪数。相隔距离遥远的两个民族,往往对同一事物表现出截然相反的观念,或许这也是文化传播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每隔定的时间或空间,观念便颠倒一次?不同民族的敌忾心理?民族的自我保护自我纯洁心理,有意与其他民族保持不同或相反的特征?不过这种现象在近代似乎已经有所淡化。
在汉语里,“零”原本指“暴风雨末了的小雨滴”,它被借用为整数的余数,即常说的零头、有整有零、零星、零碎;以后又用它表示0,即一无所有。中国人似乎不大喜欢零,传说时代的舜帝便死于零陵(今湖南省宁远县);文天祥亦有诗句“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不幸之一,便是孤苦零丁;古代家人散失,要写寻人招帖并悬于竿上,随风摇曳,状若零丁故亦名之零丁,清代学者朱彝尊曾为陆寅制作过寻父零丁;秋风肃杀,草坠曰零,叶坠为落,合称为零落,又指人事之衰谢、亲友之逝去。不过,零的发音与灵相同,在数字文化中,某一数字的涵义或隐意,往往与它的谐音字有关。
因此选择零表示0,可能含有神灵的神秘意义。零星又称作灵星,即天田星(或曰龙星座的左角之小星),主管谷物之丰欠,是农神后稷在天上的代表。我国汉代时曾设有灵星祠,古朝鲜亦祭祀灵星。有趣的是,上海天厨味精厂的电话号码为577580,其谐音寓意“依吃,吃鱼不灵”;南京有个信息服务机构,它的电话号码为404040,寓意“是灵是灵是灵”,看来现代人仍愿意把0联想为灵。1980年,美国有个叫约翰逊的人写了本小说《零因子》书中称自1840年以来,凡在未位为0的年份当选的美国总统,无一人活着离任,他们任期间不是病死就是遇刺身亡。
例如,1840年当选的哈里森于次年死于肺病,林肯1860年当选后又连任总统、并于1865年遇刺身亡,1880、19001920、1940、1960年当选的加菲尔德、麦金利、哈丁、罗斯福、肯尼迪均死于任期之内(包括连任期内)。1980年,里根当选总统,他患过癌、遇过刺,但大难不死,连任两届,光荣离职,实现了“0”的突破。看来0有时灵有时不灵,如果不愿意深究,可以用“巧合”一言以蔽之。
0的象形为封闭的圆圈象征着周而复始的循环或空白、起始点、空无。每天的起始时刻为0点0分在自然序列数字中,0表示现在,负数表示过去,正数表示将来;在温度中,以水结冰的温度为摄氏0度;在数学中,0也是一个奇妙的数字,在一个正整数的后面加一个0,便增加10倍,用0乘任何一个数其结果都为0,用0去除任何一个数其结果便变得不可思议。0又象征着太阳、满月,它又像人的头颅、眼睛、张圆的嘴,或者是一根绳子的两端连结在一起。让我们用心智去打开这个结,从0开始,深入到数字王国之中。在那里充满着七彩光、五色土,值得一说的事情无穷无尽。我们平常最关心的数字是工资的多少和物价的高低,一个收入一个支出,它们控制着我们的生活水平。
更多画册印深圳市步壳印,包装盒定制,
请联系深圳步壳印深圳市步壳印厂客服。
印深圳市步壳印设计符号的起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