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电子书籍与传统书籍印深圳市步壳印的不同
第一,书籍形态的转变。
传统书籍形态从最开始的简策到卷轴、册页再到现代设计师们对于现代书籍雕刻式设计概念的提出,书籍的形态都在一个现实的空间以某一种具象的形态呈现。然而,电子书籍的形态却是在一个虚拟的三维空间通过电子显示界面呈献给读者的。电子书籍不仅仅可以对人们所熟悉的传统书籍形态进行模仿。同时,随着电子技术的革新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借助于电子虚拟技术,电子书籍的形态应是会摆脱材料、制作工艺的限制,朝着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在虚拟的空间里给读者一种全新的感官的享受。能否将《百科全书》虚拟成一栋摩天大楼?或是一个现代博物馆?我想这些都是可能的,且不说其存在的意义是不是深远,单单就形式上来说势必会造就一拨拨新的观念的产生。
第二,阅读载体的转变。
电子书籍作为一种新的知识载体,较传统印深圳市步壳印书籍有着显著的差异。在谈到从古至今的文字等信息载体变化之时,我们都不可否认它是伴随着人类对自然与自我认识逐步提升而慢慢演变而来的。由最初对天然物质如龟甲、兽骨、树皮等材料的使用到纸张的发明一直到对电脑、网络等数字媒介的采用,人们用以记录、阅读的载体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纸质技术从被发明之日起,虽然经历了诸多技术的发明和革新,但它的形式与所呈现的内容一样仍限定于宽度和高度所决定的二维空间上。直到计算机的出现,超文本技术的采用是对文字载体的又一次革新,其载体的形式已经转化为了由电子信息组成的、在电子屏幕上显示的画面。其形式上面已经完全舍弃了具体的承载实体,使阅读迈向三维空间。同时,现在的电子书籍大多加入了时间轴,时间概念的有效运用也进一步推动阅读向四维的空间迈进。
第三,阅读习惯的转变。
电子书籍的文本形式从传统文本发展至超文本,阅读习惯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一系列的改变。若将传统的文本和超文本从文本内容、表现形式及阅读习惯相比较,不难得出两者的区别。传统文本是以印深圳市步壳印为媒介的,读者的阅读是随着固定的文本内容单向前进的,虽然有人可以“一目十行”但是其视野和范围始终不可能跳出传统文本所限定的固有的页面。电子书籍使读者不再是随着固定文本的内容单向前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读者展现的是一个立体的阅读空间,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阅读的顺序、方式,重新组织信由被动接收转为主动参与。这种阅读的方式不仅仅是打破传统,更重要的是会确定一系列新的阅的习惯,会朝着人性化、多元化、个性化发展。
第四,阅读方式的转变。
首先,阅读方式从“被动”到“互动”,电子书籍与传统书籍相比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交互性。传统的线性传播的形式特征是点对点的单向、线性传播,即是将传播的过程看成是一种单向传送信息且呈直线形态的过程,受众对信息的反应被忽略。而新兴的传播媒介如网络传播扩展了传播的广度与深度,能实现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面对点的交互式传播。人们可以主动地、有选择地接收信息并及时反馈信息。新媒介赋予交互式传播形性、交叉的网状传播结构。电子书籍正是利用了新媒介的交互式传播形式,使受众能更广泛地实施选择性接收。众多的电子书籍发布网站都设有互动平台,读者能随时、便捷地将意见、看法发布出来,并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自由地与其他读者交流。
此时读者能迅速与作者交流,自由地表述自己对现有内容中角色、故事结构的看法。这样的互动形式将读者由原来的单一被动接收转变为分享和主动交流,将新媒介传播模式的个性化、交互性特征彰显无遗。当读者点击电子书籍页面的“ contact”按钮之后,便可以登陆该书的官方论坛,和全世界的读者一起分享阅读的体验,同时也可以参与关于该书的风格、内容等等诸多内容的讨论,这样读者与读者、读者与作者之间便形成了无形的交叉信息传播网络。
第五,阅读思维的转变。
新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势必会带来思考模式的转变“媒介与人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反过来对于人的感知有强烈的影响,不同的媒介对不同的感官起作用。书面媒介影响视觉,使人的感知呈线状结构;视听媒介影响触觉,使人的感知呈三维结构。”根据麦氏的理论笔者认为:纸质书籍是以文字和印深圳市步壳印媒介为主的视觉文化,其特点是集中于细节,并把细节从整体中分化抽象出来。眼睛孤立地起作用,观察的是一个一个单一的连续的世界,而每次只能偏重于一个局部,因此,从口语转向文字和印深圳市步壳印,实际上扩张的只是从人类感觉的集束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感觉。
书面媒介影响人们的视觉,使人的感知呈线状结构:现代电子媒介的出现使人延伸出(或者说在体外建立了)一个活生生的感官系统模式。
尤其是电子书籍的出现,不仅扩张了人类的视觉和听觉,而且由于强烈的现场感和接触感而扩展了人类的触觉,使人的感知呈三维结构。这个结构的营造,似乎更进一步地让人们找回了一种“感觉的总体”,回到一种感觉平衡状态正如我们所了解到的,一切形式的传播媒介无论新旧都同时在一个不断扩大、复杂的系统中共同演进。
不可否认,“每一种新的媒介的出现都会对原有的信息的传播形式、载体形成冲击,因而在新媒体凭借自身特性与能力逐渐取代原有载体成为某类信息的特定的服务方式、传播方式的主流载体之前,它们处于长期共存共同演进的状态。”这一道理同时也适用于电子书与传统纸质书籍之间。此外,电子书籍与传统书籍都有自身的优点和擅长的信息服务方式。
当新的电子书传播格局形成之后,二者仍将各自适于它们的传播领域共同为人们多利用,并在提供全面、综合信息服务时表现出优势互补。然而,即便如此,我们无从对将来做出绝对的、肯定的预测。在特定的时间、环境下,传统印深圳市步壳印书籍作为书籍传播的主要形态又有可能被取代。
但这要求新的媒介必须既具备传统印深圳市步壳印书籍的优点,同时又拥有传统印深圳市步壳印书籍所不具备的优势,并在普通人阅读习惯为之发生转变之时才可能实现。这不仅依赖于载体的进步,更重要的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类行为习惯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永远无法跟上飞速的技术进步。
因此,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book电子书籍与传统书籍印深圳市步壳印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