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纯度/颜色的三要素之一
色彩的“纯度”又称“饱和度”它是指色彩鲜艳的程度。纯度的高低决定了色彩包含标准色成分的多少。在自然界,不同的光色、空气、距离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色彩的纯度。比如,近的物体色彩纯度高,远的物体色彩纯度低,近的树木的叶子色彩是鲜艳的绿,而远的则变成灰绿或蓝灰等。
我们的视觉能辨认出有色相感的色,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鲜艳度,比如绿色,当它混入了白色时,虽然仍旧具有绿色相的特征,但它的鲜艳度降低了,明度提高了,成为淡绿色;当它混入黑色时,鲜艳度降低了,明度变暗了,成为暗绿色;当混入与绿色明度相似的中性灰时,它的明度没有改变,纯度降低了,成为灰绿色。
不同的色相不但明度不等,纯度也不相等,例如纯度最高的色是红色,黄色纯度也较高,但绿色就不同了,它的纯度几乎才达到红色的一半左右。即使是同一个色相,如果纯度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也会带来色彩性格的变化
在人的视觉中所能感受的色彩范围内,绝大部分是非高纯度的色,也就是说,大量都是含灰的色,有了纯度的变化,才使色彩显得极其丰富
一般来说,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则色彩的纯度愈高,反之亦然。可见光谱的各种单色光是最纯的颜色,为极限纯度。我们知道,任何色彩在光线下,要保证色彩的完全纯净是不可能的。光线越强,物体对于光线的折射也强,就要降低色彩的纯度;光线弱了,明度降下来了,也会降低色彩的纯度。在调和色彩的过程中,也会有同样的认识,某一种色相只要与任何种其他色相混合,就会导致色彩鲜艳度的降低,色彩学上称为“减色混合”,所以,减色的程度越大,色彩的纯度就越差舱、当一种颜色掺入黑、白或其他颜色时,纯度就会产生变化。当掺入的色彩在达到很大的比,视觉上原来的颜色将失去本来的光彩,而变成掺和的颜色了。在这种被掺和的颜色里并非不存在原来的色素,而是由于大量的掺入其他色彩使原来的色素被同化,人的眼睛无法辨别。有色物体色彩的纯度与物体的表面结构有关。如果物体表面粗糙,其漫反射作用将使色彩的纯度降低;如果物体表面光滑,全反射作用将使色彩比较鲜艳
在光色中,各单色光是最纯净的,颜料是无法达到单色光的纯净度的;在颜料中,色相环上的色彩是最纯净的,而任何一种间色会减弱其纯净度。纯净的色彩看起来很刺激,视觉效果上的冲击力也更大,但也会难以与其他色彩相配合,画面往往难以控制,所以,在设计中有时需要降低颜色的纯度,使画面中的所有色彩都统一起来,协调起来
综上所述,任何色彩(色相)在纯度最高时都有特定的明度,假如明度变了,纯度就会下降。高纯度的色相加白或加黑,会降低该色相的纯度,同时也提高或降低了该色相的明度。高纯度的色相加与之不同明度的灰色,会降低该色相的纯度,同时使其明度向该灰色的明度靠拢。高纯度的色相如果与同明度的灰色混合,可构成同色相、同明度、不同纯度的序列。纯度体现了色彩内向的品格。同个色相,即使纯度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也会立即带来色彩性格的变化。在艺术设计中,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变化是综合存在的,色彩三属性的变化带来了不同的色彩表现力。
色彩的纯度/颜色的三要素之一